新中国成立75年来,特别是进入新时代,在大食物观的指引下,我国蔬菜产业、畜牧业、渔业发展突飞猛进,居民餐桌上的时蔬品类越来越丰富,肉蛋奶鱼的供应从严重匮乏到丰盈多样,从没得吃到吃得安全、有选择地吃,人民群众真正从改革发展中享受到了有口福的幸福日子。
★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
1949-1955年
菜品自由购销,畜禽渔产品供应总体不足。
1956年
50年代突破“四大家鱼”人工繁殖技术,我国摆脱了水产依赖捕捞的历史。
1978年
改革开放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市场化改革推进,种植业和饲料工业快速发展,菜、肉、蛋、奶、鱼供给能力持续增加。
1982年10月
国务院批转农牧渔业部《关于加速发展淡水渔业的报告》,要求落实水面使用权长期不变,水产养殖业就此蓬勃兴起。
1988年
原农业部提出建设“菜篮子”工程,建立肉、蛋、奶、水产和蔬菜生产基地及良种繁育、饲料加工等服务体系,保证居民餐桌供应充足。
1989年
我国水产品产量首次跃居世界第一位。次年,我国肉类总产量跃居世界第一。
1995年
着力健全流通体系,保障蔬菜供需均衡。
2001年
原农业部开始实施“无公害农产品行动计划”,提升农产品的质量标准,保障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和健康。
2010年
统筹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重点抓好肉、蛋、奶、鱼、菜、果等产品生产。
2015年
《全国设施蔬菜重点区域发展规划(2015-2020年)》发布,极大地推动了各地蔬菜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信息化水平。
2017年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办法》,强化“菜篮子”市长责任制,全面加强“菜篮子”工程建设。
2023年
全国蔬菜总产量82868万吨,肉类总产量达9748.2万吨,奶类总产量4281.3万吨,禽蛋总产量3563万吨,水产品总产量已经达到7116.17万吨。
餐桌虽小,民生事大。75年来,围绕着居民餐桌的一系列民生工程惠及千家万户,增进了民生福祉,维护了社会稳定。今天的居民餐桌,菜果菌品种多样、肉蛋奶供应充足、鱼虾贝应有尽有,让老百姓从吃得饱到吃得好,再到吃得美味、吃得健康,也让国民更强壮、生活更美好。
来源:农民日报
绿然灯塔农产品物流园项目坐落于河源灯塔盆地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定位为产地农产品物流园,总占地面积230亩,总建筑面积约20多万平方米,总投资6.06亿元。项目集农产品现货、远期、远程交易、农产品电商和跨境电商交易、信息中心、检疫检测中心、配送中心、交易结算中心、金融服务中心、物流园管理中心,六个中心的管理模式,B型保税物流中心于一体,配套有经营者公寓、农业互联网大厦、星级酒店等功能,担负河源为粤港澳大湾区农产品仓储、保鲜及冷链物流的营运。项目建成后带动园区附近特色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和深加工产业,加速农业现代化,利用物流园的先进物流体系,全面促进河源农产品向外集散,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