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资讯】万亿级赛道!预制菜推动中国农业新升级,各地政府高调布局
农产品加工业是农业全产业链的腰,腰杆子硬不硬标志着产业体系强不强,事关产业链条长不长。作为农产品深加工的新形态,预制菜有望开启下一个万亿级市场。预制菜是指以农、畜、禽、水产品为原料,配以各种辅料,经洗、切、搭配、预加工而成的菜品,消费者购买后只需简单烹调或加热,即可直接食用。
艾媒咨询预计到2023年预制菜市场规模将达5165亿,远景预期预制菜总量在3万亿以上。
餐饮企业是预制菜的最主要销售渠道。中国预制菜市场,目前to B和to C占比大概在8:2。虽然B端和C端两大市场都在高速成长期,但to B端的餐饮渠道占大头。从B端场景来看,预制菜是商家的“加速器”。预制菜的出现,大大缩短了餐厅的出菜时间,同时节约采购成本、场地租金、人力成本。随着外卖业务的发展,让商家对出餐时间、菜品成本需要把控到极致,料理包的出现满足这些商家的需求,也间接刺激了预制菜行业的发展。而从C端来看,预制菜是“懒人福音”。当代人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压力也越来越大,人们把太多精力投入到工作之中,对于工作之外的事情就比较“懒”了。如果要做一顿饭,从买菜、洗菜、切菜、炒菜等一套流程下来,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也会让人变得很疲惫,下厨做饭成为了很多年轻人的负担。预制菜既能确保食物的安全卫生,又可以省去备菜的繁琐过程,有效节省了时间,贴合了当下年轻人的需求。且近几年来,我国冷链运输能力的提升以及美团买菜、叮咚买菜等零售企业的前置仓铺设,为预制菜C端消费者的拓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对此,农业行业观察认为,蓝海级的预制菜市场引爆了农业新生态,助推了政府和企业纷纷布局;同时,农业食品大佬们的布局预制菜也反哺了中国农业向更深更宽的领域布局...
近年来,我国预制菜相关企业数量逐年增长。根据天眼查数据,目前,我国拥有超7.2万家预制菜相关企业。预制菜的上游以基础农产品为主,农业企业具备先天优势。上游为基础的生鲜、农副作物,整体分布分散,有实力的中游厂商会介入上游环节,采取与农户合作、自建农场、参控股农业子公司等形式,保证原材料品质和供应。此外,农业企业依托原材料优势和渠道积累,也常布局预制菜业务,如圣农、正大、新希望等。
为帮助我国预制菜行业的发展,国家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产业扶持政策。2021年5月26日,农业农村部《关于加快农业全产业链培育发展的指导意见》强调,创新发展农商直供、预制菜肴、餐饮外卖、冷链配送等业态,开发推广“原料基地+中央厨房+物流配送”等模式。2022年1月中旬,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关于做好近期促进消费工作的通知》中提到:“鼓励提供多品类套餐、自主配餐、网上预订年夜饭食材等服务,鼓励制售半成品和‘净菜上市’。”
“预制菜产业的兴起,一端连着乡村振兴,一端连着消费变革。”发展好预制菜产业,既有利于升级农业及食品产业,又能挖掘新消费需求,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全国各地争相布局预制菜领域。根据餐饮大数据研究与测评机构NCBD发布的《2021中国预制菜产业指数省份排行榜》显示,我国预制菜产业指数排名前十的省份分别为广东、山东、福建、江苏、河南、河北、辽宁、浙江、安徽以及四川。
发展预制菜产业,是广东省在RCEP背景下拥抱国际市场、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之一。肇庆市高要区抢抓预制菜产业政策机遇和窗口期,正抓紧规划建设大湾区首个预制菜产业园——粤港澳大湾区(高要)预制菜产业园,打造“中国预制菜之都”。高要区农业资源丰富,2021年,农林牧渔业产值达171亿元。近年来,高要整合开发特色农业资源,围绕粮食、蔬菜、水果、禽畜、水产、南药六大特色产业,打造了活道粉葛、高要麦溪鲤、高要大米、高要佛手、高要肉桂等5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以及高要罗氏虾、新家欢丝苗米、陈村米线、河粉、金达喜咸蛋、皮蛋等16个“粤字号”农业品牌。高要区委书记陈德培表示,高要将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高要)预制菜产业园,立足特色产业资源推出特色预制菜产品,重点发展水产类、禽畜类、地方特色菜肴类、南药药膳类、新鲜果蔬类预制菜产品,以全新的姿态描绘现代农业发展新篇章。重点打造大湾区预制菜“八大中心”“六大功能区”。“八大中心”,指大湾区预制菜研发联盟、标准制定、质量安全中心,预制菜数字化生产集聚中心,预制菜原材料交易中心,预制菜数字仓储物流中心,预制菜直播营销暨预制菜品牌文化推广中心,预制菜人才培训中心,预制菜美食文化中心,预制菜产业基金中心。“六大功能区”,指预制菜加工区,冷链物流区,预制菜综合服务及文化体验区,高校科研及金融服务区,生产生活配套区,美丽鱼塘农旅体验区。
高要工业基础扎实,农产品加工体系成熟。全区有规上工业企业350家,2021年,全区从事预制菜生产的11家规上企业实现产值57亿元。
原阳,与郑州隔黄河相望,拥有河南省面积最大的黄河滩涂和湿地。这里水源充足、土壤肥沃,造就了有着“中国第一米”之称的“黄金晴”。已经坐拥“中国最大餐饮食材加工中央厨房产业园”的河南原阳,正在加紧布局,欲在预制菜领域谋得一席之地。在原阳县餐饮食材加工中央厨房产业园内,36家预制菜生产企业可以提供300多个菜品,2021年总产值达45.35亿元。“我们要打造国内首家预制菜全产业链工业园,叫响‘老家河南,吃在原阳’的金字招牌!”原阳县委书记刘兵说。原阳县投资29亿元建设了占地2110亩的国内最大的餐饮食材加工中央厨房产业园,培育4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截至目前,原阳县产业集聚区有绝味鸭脖、三元食品、九多肉多、姐弟俩土豆粉、亲热毛肚、菊花开等9家国家知名品牌,拥有绿色食品企业64家。同时,为了更好地主推产业发展,原阳县推出9项扶持举措,包括成立由县级领导干部任组长的工作推进专班;通过举办产业高峰论坛、产业发展峰会等方式推介宣传原阳预制菜产业;建立预制菜产业发展联盟;财政补贴支持县域内预制菜企业带动本地种植业;支持企业融资上市,最高给予一次性200万元奖励等。“原阳将紧紧抓住全国预制菜快速发展的机遇,把预制菜产业作为原阳重要主导产业,举全县之力发展预制菜产业,在强化组织领导保障、制定政策强力推进、加大招引做大做强、延链补链提升产值等方面下足功夫,倾力打造原阳产业发展新的靓丽名片。”刘兵说,原阳将力争预制菜产业2022年产值突破100亿元;2025年产值突破200亿元,实现50%上游产品来自本地、90%下游市场留在本地。
2月22日,全国首个省级预制菜产业组织——山东预制菜产业联盟成立。联盟由齐鲁工业大学、省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山东健康肉产业联合会等共同发起。联盟聚集起省团餐行业协会、龙大美食、诸城外贸、得利斯等省内农牧渔业、食品加工业、物流配送业等有关企事业单位,包含了预制菜产业的种植养殖端、生产加工端、冷链物流商贸端、餐饮消费销售端产业链各环节。联盟成立后,将积极提升“雁阵式”预制菜产业集群的协同性;通过预制菜产业发展的新路径,构建以健康食材供应链平台及食品制造为主的全产业链产业体系,形成从种养加到餐饮终端的一体化良性循环的新模式。 数据显示,山东预制菜相关企业有近8600家,其中,在A股的预制菜板块,就有春雪食品、龙大美食、双塔食品、东方海洋、得利斯、惠发食品、好当家等7家,总市值超300亿元。
业内人士称,预制菜的品质、安全问题值得关注。一些预制菜采用的是《速冻调制食品》(SB/T 10379)行业标准,尚无统一的国家标准。建议相关部门尽快制定行业标准,对预制菜的原料、药残等做出统一规定,规范并推动行业发展。此外,还建议国家出台政策扶植预制菜园区建设,健全预制菜产业发展工作机制,着力构建上下游产业互联、专业分工明晰、产销及配套企业相对集中的“加工产业带”或“加工园区”,提高准入门槛,构建完善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推动预制菜行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