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地“冷链”成关注焦点
新发地疫情让冷链成为了焦点,从第一天起就被视作了“涉嫌者”,但目前尚不能认定新冠病毒经由冷链物流进入新发地市场。但专家也同时指出,为保鲜而创造的低温环境,有可能给新冠病毒的存活创造了可乘之机。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微生物实验室主任李凤琴的观点是,世界卫生组织已经明确,新冠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和密切接触传播,包括海鲜在内的所有食物不会感染新冠病毒,但存在被污染的可能。注意,这里有两个概念,一个是感染,一个是污染。
“目前为止,国内外还没有发现通过食物传播新冠肺炎的案例。”李凤琴提到,“如果新冠病毒污染了食品或食品的外包装之后,在食品和食品包装材料的表面不能繁殖,常温下存活的时间也比较短。但在低温下,新冠病毒存活的时间较长,因此目前还不排除低温冷藏食品、食品包装材料作为病毒载体,造成新冠病毒污染环境并引起传播的可能。”
中外农产品冷链差距巨大,需要升级
2019年,全国对冷链的总需求量达23308万吨。冷链产业养活了100余万物流人员,也让老百姓从餐桌上得到更多鲜美的食品,可谓功不可没。但是在造福人类的同时,是不是还潜藏着其他风险,这场疫情对中国农产品的冷链产品将发生怎样的促进和改变?
其实,中外农产品冷链技术与水平差距巨大,无论是否有问题也需升级。
我国冷链物流在2008年奥运会时才有了质的飞跃,2010年国家发改委出台的首个冷链规划则带动冷链理念开始普及,2018年以来,全民冷链需求爆发。2019年较2014年相比,冷链总需求量增长了153%。
冷链物流行业快速发展,但是监管、标准等配套设施还远远不够完善。
一名长年在新发地进货的水果商说,很多大批发市场抽检农产品并不严格,多数使用简单仪器查一查农药重金属残留。商户找冷链物流,也习惯哪家便宜找哪家,“那些运货员健康证都不保证每个人都有”。
还有一种食品安全风险来自“冷链断链”,也就是并没有全程按照规定的温度来运输和保存。水产品、蔬菜、水果、乳制品、肉类等食品需要的温度各不相同。
在大型农贸市场里,装卸搬运的过程离全自动化还很远,最后还是由相对便宜的人工完成最后一步。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兰洪杰考察过几十家与冷链相关的物流企业和批发、零售环节上的超市、农贸市场,得出结论:按照严格的食品全生命周期全程冷链保护的食品基本没有。
中物联冷链委在《中国冷链物流发展报告(2019)》中指出,冷链物流行业有5个主要问题:部分地区冷链基础设施失衡;大部分农产品产地在冷链“最初一公里”配套设施不足;一线城市冷库供不应求,三线城市却有过量的苗头等。
兰洪杰教授提出,应该做好物流设施设备的升级改造和冷库改造;尤其应提高信息化水平,用大数据保障食品全流程可追溯;要将关于冷链、食品安全的各类国家标准、地方性标准等坚决贯彻执行下去。
目前标准制定得很快,行业发展很快,但是执行得并不到位。兰洪杰说。在标准化方面与日本、美国、德国、英国和加拿大等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
到今天为止,欧美发达国家在肉禽的冷链流通率已经达到100%,蔬菜水果等产品的冷链流通率也达到了惊人的95%左右,高出我国很多。从欧美国家的冷链物流来看,它们除了有好的政策提供红利之外,最重要的就是把技术运用到了冷链物流的建设体系中来,比如信息化、智能化、自动化冷库、自动分拣、GPS技术、真空预冷或冰温预冷技术等等,从而提高了冷链的整体效率及产品的保鲜度、安全性。
发达国家冷链行业集中度比较高,冷链巨头企业不仅能带动全国发展,还把目光望向了全球市场,如全球第一大冷链企业——美冷,拥有将近22%的全球冷链物流市场份额,在美国九个州的不同地点提供地区性及全国性的分销服务。
发达国家的冷链物流体系分工精细,他们会将容易腐烂的农产品直接承包给行业优秀的冷链公司进行托管,让运输工程专业化,保证农产品的保鲜度和食品安全,同时降低了成本。
危中有机,中国农产品冷链迎来千亿规模“红利”
我国冷链未来突破口在哪里?
1、基础设施 : 需要补强
2、产业突破:下沉、跨界、联动
3、人才培养 : 产业人才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