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媒体>行业资讯

【绿色与健康】童颜秘籍,原来是食物的温度!

更新时间:2019-12-03 上传者:Admin 阅读(2055)


f_image

生食继素食后
又一个时尚饮食的新宠
更让人没有想到的
不少好莱坞明星
伍迪哈里森、黛米摩尔和歌手史汀等
都是生食主义的追捧者


首先,我们通过一段CCTV的视频来简单了解一下

什么是生食?


简单说,就是“零烹饪”
食物在高温或长时间烹饪下
会流失大量的维生素、酶及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如煮过的白菜会因此损失75%的维生素C和25%的抗氧化物
生食蔬果是最大限度的保留食物的营养素
但要注意两点:
新鲜
最好是有机的

f_image

根据英国医学期刊之处,每天纳入新鲜蔬菜水果可以降低24%心脏病以及相关疾病的发生,因为未经加热烹饪的蔬果含有更多的纤维素和抗氧化剂,是人类健康的保障。

f_image

Tips


1 被摆放在室外的蔬果会流失营养,如短短3天,菠菜的维生素C存储量就会减少一半以上
2 生食中,没有添加过多的盐、糖、香精、色素、防腐剂等,不会对人体机能造成干扰
3 有机种植的蔬果更符合人体的生理结构,无农药更安全
4 许多适宜生食的蔬果的清热解毒,凉血利尿功效远比加热后的熟食强

f_image

为什么要生食?


大自然赐予我们的食物都是既简单又美味的
现在已经越来越多人明白生食的好处
回归自然、顺应天人,尽量生食

f_image

生食的好处


百病早愈 ── 各式各样的顽疾都会奇迹般减退、消失。
精力充沛 ── 减疲劳、体能及脑力增长;所需睡眠減少。
返老还童 ── 样貌及细胞的年龄都越来越年轻。
抵抗力增强 ── 减少病痛。
可爱可亲 ── 体形恢复理想、皮肤美丽,气质渐入佳境,心情靓。

f_image

所有的食物都可以生食吗?


並不是所有食物都宜生食,不适宜生食不等于不可以生食,而是对身体沒有那么有利,主要是较难消化吸收的问题,最好是经过榨汁、发芽,或是热水浸一会,令它们软化才吃。
凡是豆类都要发芽,薯仔和芋头之类也要榨汁或浸温水。
大豆芽菜是很难消化的,把它榨汁后混和其他果汁喝最理想。
要信任我们身体的天然设计——凡是太硬的东西、难以咀嚼的,都不应入口。

f_image

生食怎么吃?


水果
蔬菜
种子(壳类及果仁)
理想比例75 : 20 : 5

f_image

生食一定要吃素吗?


确有小部分生食者会吃些蛋、奶、少量肉类
但这样其实既不安全又违反绿色原则
所以食生还是完全素(vegan)才最理想

f_image

生食主义者分类


不少食生者尽量接近100%生食,也有很多认为75%-90%已经非常理想,平日随心吃小部分熟食,也有些食生者多吃不同种类的食物:


果食者 (Fruitarians) – 以食水果为主
芽菜食者 (Sproutarians) – 以食发芽的种子为主
汁食者 (Jucearians) – 以食果菜榨的汁为主

f_image

生食怎样改变生命


You are what you eat


只要我们多多吃「正确」的食物、「真正」的食物
整个人的「感觉」、身体、情绪和精神状态、
思想、生活态度与习惯都会逐渐改变!


one thing leads to another


开头做了一样
各方面自然会接二连三出现变化
通常是生活模式回复规律
多劳动、多晒太阳
不再暴饮暴食、接近大自然

f_image

怎样令生食更美味


道理和熟食一样:够味
想你做的食生菜式人人赞好味
无妨留意调味的艺术
好好组合这6种味道
用齐它们,就是一般人心目中的「美味」
天然食物中,不少本身就有不只一种
例如柚子又甜又酸
只要花一点心思,做菜时反覆试味,
务求五味齐全,比例恰当,味道就大受欢迎

f_image

生食最好用的调味食材


酸:青柠、柠檬、醋、番茄、奇异果、杨桃、西柚、香茅。
甜:无花果、圆肉、杞子、枣子、木瓜、香蕉、杞子、荔枝、龙眼、忙果、梨、橙、龙舌草蜜、甜菊叶。
苦:苦瓜、蒲公英、艾草、鼠尾草。
辣:胡椒、姜、姜黄、指天椒、芥籽。
咸:紫菜、西芹、海盐

f_image

生食一样要重视食物搭配


每一类的食物吃进肚里之后,身体都要分泌出不同性质组合的消化液来处理。


食物种类越多,分泌出来的消化液成份越复杂,它们产生的化学相互作用也越复杂,
若是食物属于不同的类别(例如蛋白质、淀粉、脂肪)


身体分沁的消化液往往互相抵消,效用受到中和,导致消化不良,营养不吸收,变成毒物积聚体内。


生食,最常犯的食物配搭错误是什么


脂肪与糖同吃── 含脂肪/蛋白质与糖的食物同时进肚,最易造成发酵腐烂

上一条:【绿色好心情】“同居式”养老,才是中国养老的大趋势!

下一条:物流园动态】广东省政府扶贫工作考核组赴绿然灯塔农产品物流园考核指导工作

Copyright © 2017 深圳绿博会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127568号